2022年11月18日🍑,恒达國家級人才方誌軍教授🙏、李媛媛院長、趙曉麗副院長、王曉軍副院長、高永彬副院長聯合東華大學石秀金副院長🤶🏿、王洪亞教授、李繼雲教授一行8人赴張江開展集體調研活動🍋🟩,分別調研走訪了上海市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同濟大學)、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本次集體調研的目的是學習交流博士點申報💲🧑🏻🎤、產學研合作👳🍴、科教融合學生培養方面的機製和經驗✹,並建立與調研單位之間的合作關系。
調研活動第一站為上海市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同濟大學),中心圍繞“自主與感知”“智能與湧現”“協同與群智”三大關鍵科學問題,從超材料感知🤽🏼、多尺度融合、類自然計算👖、生機電共融、自主與交互、多體與協同等研究方向展開科研攻關。大家首先參觀學習了上海市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隨後🔕,與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執行主任🚣🏽♀️、國家傑青何斌教授開展了研討會,雙方就智能科學與技術博士點申報🧗🏼♂️、中心的運行機製、雙方未來的項目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


圖1 上海市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同濟大學)調研活動
隨後🧖🏽♀️🙇🏿,調研團來到了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開展調研和研討會🤏🏽,該中心定位於從科學到技術的轉化,將國家戰略部署與長三角區域創新需求有機結合,以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核心使命,產學研協同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產業化,為長三角區域產業發展提供源頭技術供給與轉化服務🏷,為科技中小微企業孵化♠︎、培育和發展提供創新服務🔬。調研團首先參觀了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展廳,了解了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定位和運行機製⁉️。隨後,該中心信息技術事業部劉國權主任,校院合作部肖功海主任與調研團開展了研討會,雙方針對研究生的科教融合👩🏻🎨👩🏽🏫、高端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及相關的配套政策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並在未來形成面向產學研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國家“卡脖子”項目的轉化服務方面達成了初步的共識。


圖2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調研活動
最後🦯,調研團參觀走訪了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該高研院主要圍繞前沿基礎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打造集“計算+”全球人才引育高地、交叉學科研究範式創新引擎和長三角創新創業生態圈於一體的重大科創平臺。調研團參觀學習了高研院“1+3+X”的全鏈條創新生態系統👱,即1個“計算+AI”前沿研究基地🤹🏽🍉,3個“計算+”創新實驗室(“計算+金融”“計算+工程”“計算+生物”)以及多個特色平臺及聯合創新研發機構📙。
本次調研活動深入學習了前沿的科學研究及高端研究中心的運行機製,進一步促進了恒达產學融合👥,科教融合的發展,並為恒达智能科學與技術博士點申報打基礎。調研結束後,恒达將進一步與調研單位深入溝通交流🤧,在產學研、研究生培養等方面形成長期的合作關系🤰🏽,推進恒达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高質量發展。


圖3 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