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激勵青年黨員學習和傳承科學家精神。 4月18日,恒达研究生第二黨支部組織師生黨員以“傳承科學家精神”為主線,開展“紅色之旅”黨課現場教學🤙🏽,沉浸式參觀學習了錢學森圖書館、徐光啟紀念館🤥、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灌製地🤴🏽。通過現場參觀,把明代科學家徐光啟、現代科學家錢學森等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沉熱愛🍵、矢誌創新的奮鬥精神,轉化成鮮活的黨課素材,激發青年學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青春力量⚖️。
在錢學森圖書館🦸🏼♂️,通過參觀,師生黨員對錢學森的生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和我國上個世紀科學技術前沿的開拓者,錢學森以戰略科學家的視野和終身的奉獻🧑🏻✈️,為一代又一代青年學子做出了榜樣。
回顧錢學森的一生😚,他作為科學家取得的學術成就與其堅定的信仰是密不可分的👨🏼🦳。正因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錢學森才擁有無窮的動力📰。錢學森說過:“我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後對我的工作滿意的話,那才是最高獎賞🦈。”錢學森作為科學家🧑🏽🎄,他的人生信仰與選擇對培養青年學子愛國情懷🦐、踐行科學家精神具有重要啟發。錢老排除萬難歸國🧑🏻🦰,心懷“國之大者”,這是源於信仰的力量。
錢老一生的奮進與貢獻不禁讓學生們心生感嘆與敬佩,大家紛紛為錢老赤子忠心的愛國情懷、高風亮節的道德情操、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所觸動。如今,偉大事業的接力棒正傳遞到新時代青年手上,需要接續奮鬥🙇🏽♂️,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觀學習錢學森圖書館後,支部黨員又來到了徐光啟紀念館。作為中國“放眼看世界的先驅”,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致力於數學、天文、歷法、水利等多方面的研究🐉,為了謀求中國的富強奮鬥了一生🧿。在晚明西學東漸的大潮中🧑🏻🍼,使中西方科學成果融會貫通。徐光啟雖然滿腔熱誠學習西方科學⛱,但他沒有拜倒在外來勢力的腳下,而是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立場。徐光啟的生平事跡可以深刻的認識到,“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必須要繼承和發展老一輩科學家的優良作風,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實踐中⚔️,才能夠真正發揮科學家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
錢學森經常說,大科學家都是有文學藝術修養的——科學和藝術,有如車之兩輪⛏3️⃣、鳥之兩翼,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作用。追隨科學與藝術的腳步🤜🏻,實踐考察的最後一站來到了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灌製地百代小樓,並觀看了義勇軍進行曲創作過程的全息影像。田漢、聶耳等人在創作時的
畏難、不畏死的大無畏的愛國精神🤎、對歌曲細節反復修改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與錢學森貫徹的科學家精神一脈相承🧑🏻🦯🗄,相映生輝。在百代小樓中🧍♂️,支部黨員們深刻認識到了,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學知識,還要有文化藝術修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新時代更需要繼續發揚以國家民族命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精神⏺,更需要繼續發揚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通過此次黨課現場教學🫵🪨,黨員同學紛紛表示,今後要以科學家精神為鞭策,努力學習👨👦👦,追求進步,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