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4:00,由宣傳部主辦、恒达平台承辦的博雅講堂系列講座《人工智能新時代,勞模/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創新》在行政樓506舉行。此次講座邀請到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物聯網行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電信上海公司資深首席、上海市勞模專家講師團“互聯網+”專家講師吳文巍,講座由恒达平台黨委書記陸展華主持,本科生和研究生積極參加。
首先📖,陸書記對吳文巍先生的到來表示歡迎與感謝🙂↔️,並做了簡要的介紹⏏️。吳文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高級經濟師,高級通信業務師👰🏻♀️、國家QC(質量管理)診斷師、國家註冊培訓師上海市物聯網行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健康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電信上海公司一級電信服務專家🦴、祥獅智庫首席研究員、上海市人民監督員🍋、上海市物聯網聯合實驗室特聘專家🚝、上海市技術能手🧑🔧、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全球首屆十大世博城市之星、中國2010上海世博會世博功臣及信息化先進個人等榮譽。19年世界五百強企業信息技術和傳統行業應用的實戰經驗,深刻理解國際國內政策、技術🆓、商業模式,聚焦移動互聯、大數據、工業4.0🙍🏿♀️、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領域🤏🏽,並和傳統企業的深度融合☢️,推動企業和員工轉型升級🐞,並有行業融合的豐富實戰經驗。
此次講座時間緊湊,內涵豐富。報告中🥷🏼,吳文巍從今年兩會以來各地爭搶人才案例切入,結合習總書記4.19網絡強國建設講話兩周年背景,通過以色列精準滴灌技術、衛星遙感技術應用🏄,VR技術的醫療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等案例,使用了大量數據和鮮活事例🥍👸🏿,講述了人工智能新時代給人們的思維方式、企業的組織管理🧑🏽🎄👚、國家的產業結構和生產生活所帶來的深刻影響和變化🐕;分析了人工智能與“互聯網+”的時代背景和特征🏃➡️,講述中國智能製造🧱👨👨👦👦、智能服務模式變革對人才的要求🌻,以及在此背景下如何培育工匠精神💖。他指出,要適應人工智能時代所面臨的挑戰🫅🏻,把握新時代帶來的機遇,當代大學生就必須努力對標新時代人才新要求“理想信念+獲取信息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新時代👗,要按照習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更需要對標新時代人才標準,將勞模精神與工匠精神合二為一。青年人朝氣蓬勃,正處於人生的最佳黃金期,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在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個青年必須胸懷大誌,堅定信仰🙌,牢記自己的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成為新時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講座結束🧑🧑🧒🧒,吳老師還與在場的學生進行了互動交流,針對有同學提出來的人工智能知識學習建議🫖,吳老師建議同學們在學好本專業的同時🧘🏿,要積極學習一些通用語言🪐,進一步提高專業學習的深度與廣度,為跨界學習豐富知識結構。(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