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運行與控製團隊科研團隊
一🐻❄️😶🌫️、團隊/研究所簡介
智能電網運行與控製科研團隊由教授、副教授和講師6人組成👍🏽,團隊負責人為童東兵教授。團隊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大學有著長期合作關系,且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石碰教授受聘為校海外名師。近年來🐿,團隊成員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電網公司、電力設計院等眾多縱向和橫向項目的資助,致力於智能控製🚵🏻♂️🧍♀️、智能電網、數字電源技術等領域的研究。
二🧝🏿♂️♛、團隊負責人
童東兵🏌🏿♂️,工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後、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空天系統專業委員會委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訪問學者。獲校“展翅計劃”、“優秀青年教師”等人才計劃和稱號。ORCID: 0000-0002-4404-780X。
主要從事嵌入式、智能控製、智能電網🥫、復雜系統建模與仿真、復雜網絡同步與控製、模型降階等方向的研究📇。
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1 項🤱🏿、國家博士後基金面上項目 1 項、上海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 項、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項目 1 項、校基金 3 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3項🗳、省部基金3項。2021年獲得上海科技獎(自然科學二等獎)。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SCI 60多篇)🌕。總引次1300多次。H 指數為20。英文專著 1 部,教材2本☝🏻,國家專利授權 5 項、受理2項。擔任Automatica、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等多個國際期刊審稿人。
三😓、團隊主要成員
武鵬👳♀️,博士,高級工程師,電氣工程系主任🥙,主講《電力系統分析》🧜🏽、《現代電力電子技術》、《DSP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等課程。研究方向為配電網規劃與運行,綜合能源系統規劃與運行,新能源發電與微電網運行控製🏋🏿♀️、電力電子變換器開發等🚥。科研方面,作為負責人近三年承擔來自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等大型企事業單位課題各類課題多項;已在SCI👈🏿、EI🙋🏿、CSCD-C等數據庫收錄的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
張菁,電氣設計與樓宇智能化專業教學團隊負責人🌷。副教授,目前從事的學科及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主要從事電力系統圖像識別🧖🏽、電氣控製與應用🧑🏽🍳、綜合能源系統規劃與運行、電網運行分析、電氣設備狀態檢測🏍、配電網規劃與運行等相關研究工作🌇。從教20余年來,講授20余門課程,先後擔任《發電廠電氣工程》🗾、《變配電工程》、《變配電技術》、《建築供配電》🔤、《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發電廠及變電站二次回路》🤼♀️、《用電管理》、《樓宇智能化概論》等多門主幹專業課程的教學👩🏿🍳。2015度被評為“校優秀教學名師”。近三年🧑🔬,主持橫向項目3項,主持教學研究課題1項,主編教材兩本🌠,參加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上海市自然基金項目1項、橫向項目8項。專利受理2項,軟件著作權3項。指導大學生創新活動計劃項目3項。發表論文10余篇。
單鴻濤,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產學合作教育協會校企合作教育專家,上海電源學會理事⛹🏿♂️♠️,上海松江區工程師協會電子電器委員會會員、華中科技大學上海校友會工程分會理事、華中科技大學上海校友會松江區聯絡人;主要從事數字電源技術、電網工程評價、數據分析、自然語言處理等方向研究😔;曾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校基金項目🦕、橫向項目等多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校基金項目、橫向項目多項😧,曾獲東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松江區科技進步二等獎、校教學成果獎等獎項,以第一作者(或者學生第一,導師第二)發表的論文二十余篇,其中EI收錄十余篇,專利近二十項。
任麗佳,工學博士,講師,主講《繼電保護原理》,《建築消防與安保》,《電氣工程綜合實驗》等課程。主要從事電網運行分析♗,電網可靠性分析和評估🥮,電能質量分析評估、電氣設備狀態檢測等相關研究工作🤵♂️。熟悉電氣設計🟨、電網規劃及相關標準,編寫上海多個行政區的高壓配電網規劃🌊,參與編寫上海市電力公司“十二五規劃”“十三五規劃”。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多數被三大檢索機構收錄。參與多項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2013年獲得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
毛琦,男,講師👎🏿,碩士生導師🪮,工學博士,中共黨員,控製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方向為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已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以第一作者發表SCI期刊論文6篇🧱→,主持完成中央高校基礎研究基金一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主要從事電氣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研項目有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2020年重點推薦)一項🚣🏽。
四、主要論文及專利成果
1👩🏽、論文
近年來團隊發表的學術論文被SCI收錄、EI和中文核心期刊的論文有100多篇。部分論文如下:
[1] Meng Shi, Dongbing Tong*, Qiaoyu Chen, Wuneng Zhou. Pth moment exponential synchronization for delayed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Lévy noise and Markov switching [J].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 Express Briefs, 2023. DOI: 10.1109/TCSII.2023.3304635. (SCI)
[2] Gufan Zhang, Dongbing Tong*, Qiaoyu Chen, Wuneng Zhou. Sliding mode control against 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s in DC microgrid systems [J]. IEEE Systems Journal. 2023. DOI: 10.1109/JSYST.2023.3280185. (SCI)
一種低壓斷路器電壽命監控測試系統專利授權, 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16] 一種輸油管道檢測維護多足機器人[P], 中國: ZL201820884415.3.
[17] 一種基於虹膜識別的超市存儲櫃[P], 中國: ZL201920499079.5.
[18]一種電動汽車充電車庫[P], 中國: ZL201920492377.1.
[19]一種具有提醒功能的防遺忘智能雨傘夾具[P], 中國: ZL201921687732.7.
五、主要項目成果
團隊註重與各行業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以IEEE+及AI+為基本模式,廣泛服務社會與產業需求,多項成果已得到成功應用🦻🏻。主要成果如下🍳:
1、實用輸變電工程評價系統的建立
建立一套輸變電工程評價系統對輸變電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開展評價研究,不僅可加強建設過程💐、結果的監管;還可為同類型項目提供參考與借鑒。通過選取評價指標💂🏻,建立科學完善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提出博弈論組合賦權的方法、得出一種均衡主客觀結果的最優權重,以構建了輸變電工程的綜合評價模型。利用WEB軟件開發技術🚣🏻,基於J2EE開發平臺🙏🏼,SSH框架技術與JSP網頁開發技術,設計成一套評價系統軟件,該評價系統軟件成本投入小、操作簡單且方便維護,具有推廣應用價值。圖1是變電工程評價系統主界面。
圖1 變電工程評價系統主界面
2📨、基於眼動數據的抑郁心理檢測技術
隨著現代眼動儀的出現和發展,眼動測試逐漸興起,這促進了眼動研究在心理學及相關學科中的應用♠️。我們團隊通過眼動儀得到的眼動數據,先進行數據處理,然後利用數據可視化技術與DTW(Dynamic Time Warping,動態時間歸整)技術分析眼動數據與抑郁心理之間的關系。圖2是眼動數據的檢測系統。
圖2 眼動數據的檢測系統
在第十六屆“挑戰杯”上海市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我們團隊單鴻濤老師和指導的學生趙文潔、羅佳佳、廖雲峰、段文雙、戴少康等與上海立信會計金融恒达聯合組隊,以上述技術為基礎的參賽作品獲得了上海市三等獎。圖3是第十六屆“挑戰杯”上海市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獲獎證書。
圖3 第十六屆“挑戰杯”上海市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獲獎證書
六、團隊活動
組建聯合實驗室
我們科研團隊在單鴻濤老師主持“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科目遞進下的微機應用綜合實驗實踐條件建設(201701056061)”的基礎上,與浙江天煌實業有限公司聯合組建教育部·天煌教儀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示範基地。圖4是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示範基地證書
圖4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示範基地證書